书写山村风云,汨罗农民作家甘宏大一生追一个梦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甘宏大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农村生活非常了解和熟悉,这是他能写出这部长篇小说的根本原因。”这是岳阳市文联主席余三定,写在甘宏大创作的长篇小说《山村风云》序言里的一句话。

???_??.jpg

甘宏大

甘宏大是汨罗市白水镇唐山村人,1946年出生于一贫苦农家,初中毕业即开始务农,自小到老都在追一个作家梦。12月11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农民作家。他向记者倾情讲述自己的追梦之旅,从殷切眼神中可以看到,古稀之年的他,对梦想地追求依然热烈。

“人的一生应像风一样飞扬”

“像个疯子,每天不写小说就坐立不安。”这是甘宏大的老伴对他废寝忘食沉浸写作的表述。由于不会用电脑,甘宏大的作品都是手写。白天琐事较多,他只能晚上写作,有时写到凌晨三四点。

?????_??.jpg

甘宏大作品

2014年至今是甘宏大的一个创作高峰期,他先后完成了4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共100多万字。同时写了4部短篇小说,有2篇发表在岳阳的媒体。2014年,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白水江之恋》发表在网站“榕树下”。同年,第2部长篇小说《让爱留在田野上》收录在未公开发行的作品选《追梦》中。2018年,长篇小说《选择》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是一个农民,生长在农村。农村那一排排土灰的房子,那群木讷而善良的村民,我都无法忘记。”甘宏大的小说,都离不开农村生活,寄托着他对理想农村生活的憧憬。

“人的一生应像风一样飞扬,而不能像山一样静止。”这是甘宏大的第4部长篇小说《山村风云》中的一句话,也是他的人生座右铭。这部小说完稿20余万字,讲述的是大学生村官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了解到甘宏大的写作故事后,岳阳市文联主席余三定两次约甘宏大相见,每次都聊了一个多小时,相谈甚欢。余三定对这位年过古稀的地道农民作家一心追梦、笔耕不辍大加赞赏,向他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主动为尚待出版的《山村风云》写序言。

“甘宏大的长篇小说《山村风云》近距离描写当下鲜活的农村生活,写了大学生村官艰难而又成功的历程,写了真实的精准扶贫,写了农村的深度变革与纷繁变化,可以说较好地展示出了当下农村的生态面貌,值得我们阅读、关注。”余三定在《山村风云》序言中向读者推介到。

农民作家是怎样“炼”成的

甘宏大小时候生活艰苦,一家有姊妹三人,他排行三。6岁时他便帮人看牛,一个月赚一斗谷(12斤);还给算命先生当过“指路童子”,只为“混口饭吃”,8岁才开始上学。

甘宏大学生时代喜爱看《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三里湾》等小说。那时他便对同学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初中毕业辍学后,他当过农民,干过电焊,还开过货车。但无论生活如何变幻,他依然坚持写作、不改作家梦,共创作了短篇小说20余部。80年代,他的短篇小说《换亲》《李主任小传》,分别发表在《青春文学》《湖南文学》。

能有一个坚定的梦想,甘宏大说,他一生都要感谢两位恩师——小学老师杨秀平、初中老师邹蒂根。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12月份下雪天,他打着赤脚去上学。走到学校后,老师杨秀平马上打了一盆热水给他洗脚,并拿自己的棉鞋给他穿。“有时,我冷得实在不行、哆嗦不停,杨老师就将她自己的棉衣也给我披在身上。”艰苦生活与老师母亲般的关爱,让甘宏大学习异常刻苦。

后来,甘宏大考上了湘阴一中,全班同学中只有3个农村孩子,他是其一。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原因他未再上学,老师邹蒂根深感痛惜,专程跑到他家送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甘宏大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家境贫寒且双目失明,能创作出这部杰作,自己更要坚持写下去。

拼搏一生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走进新时代,甘宏大在富足岁月中依旧忙碌不停,白天带孙子,晚上写作。同时,积极向文学类刊物投稿。他的文学成绩也得到了肯定,近年先后被汨罗、岳阳两级作协吸纳为会员。

尽管目前《山村风云》还未能出版,但他的第5部长篇《我想回家》已开始创作,写了7万字了,计划写20万字。从手稿中的许多修改痕迹中,可以看到作者煞费了几番苦心。

《我想回家》讲述的是关于“两岸家庭”的故事。甘宏大说,自己身边就有“两岸家庭”,写这部小说构思已久,为的是表达“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心愿。

“人生有诸多的选择。我虽已年逾七十,但还在习文造句。也有朋友对我说,算了吧,都这把年纪了,我不以为然。”甘宏大说,自己拼搏了一生,未曾给儿孙留下任何家产,但自己一生对文学的追求和情怀,或许能成为留给他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汨罗市作协主席潘绍东对甘宏大的追梦精神很是赞赏。他说,作为一名农民作家,甘宏大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一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求的人生态度,值得所有老年人学习。他同时表示,汨罗民间一直不乏执着于文学、文艺事业的草根作家,如甘征文、龙楠林、黄华山等,这也说明汨罗是一块人文沃土,体现了汨罗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汨罗建设所取得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