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518/2023-2028845 发布机构 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1-13 公开日期 2023-01-13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汨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情况汇报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汨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情况汇报

中共汨罗市委

汨罗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

 

今年以来,在省、岳阳市的坚强领导下,汨罗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系统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深化“双引双带”(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有效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

一、以“双引双带”为统领,不断激发乡村活力

创新“双引双带”模式,着力做活机制、盘活资源,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强化“支部引领”。选取122名治理能人及致富能手担任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选派307名“导师”帮带695名基层“新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凝聚成乡村振兴主导力量。突出“市场引导”。实施“乡村振兴共享贷”,推进“村社分账”,村集体评级授信后免抵押贷款,投入乡村建设,带动盈利增收。全年完成村集体授信7.3亿元,放贷3187万元。坚持“党员带头”。深化“四亮创建”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方面作示范、亮身份、当先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党员向铁青主导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综合生产能力超2.8万亩,社会化服务超10万亩次。依靠“能人带动”。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为载体,吸引能人带资本、带项目投身乡村建设,集中签约农业、文旅、民宿等项目26个,总投资42.6亿元。深化教育改革,引导乡贤和社会各界募集教育基金0.74亿元,助力建设农村中小学校高标准运动场25片,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65所。

二、以“守牢底线”为根本,扎实巩固脱贫成果

集中优势力量,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高站位抓推进。重点部署。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10次,部署工作,解决问题。33位市级领导联镇包村,每个镇、每个示范村都有市级领导牵头负责。高位统筹,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四大家”分管市级领导为副组长,43家市直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农业农村局。各镇村均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各村民小组均配备防返贫监测信息员。配优力量。选派73支驻村工作队、161名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专职专岗驻村帮扶73个“七类村”(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帮扶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创建试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其中脱贫村驻村队员3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驻村队员2名。压实责任。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单位联镇村(社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汨办发〔2022〕13号),市级领导联镇包村、靠前指挥,常态开展工作督导、调研、走访,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一线倾斜。各镇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包村联户,下沉一线,当面解决实际问题。实行绩效管理,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不胜任队员全面调整,对政策执行不力、工作敷衍塞责的乡镇党委书记、市直单位主职实行约谈。动态监测抓推进。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定期开展“防返贫监测、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措施”三大排查行动,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重点问题整改。排查农户16.7万户58.3万人,全部落实“8类群体”“五类必纳”要求;纳入各类监测户1347户3795人,全部详细造册、录入系统、精细管理。巩固成效抓推进。深化教育帮扶。“一单式”系统线上监控,“三帮一”机制劝返复学,春季学期发放助学资金398.7万元,资助贫困学子9796人次,核准补助2022年春季学期职业学历教育学生1008人次、100.8万元,资助资金发放无遗漏、全覆盖,全年无一例困难家庭学生失学辍学。推进健康帮扶。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发放参保补助资金753.6万元,四类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781人次。落实安居帮扶。改造农村危房350户,其中抗震改造223户,户均补助2.05万元(执行差异化政策补助),基本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保障饮水安全。投入资金1034万元,实施6个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惠及群众18900人。投入资金5万元,对因干旱导致季节性缺水的家庭实行一户一策,确保旱季饮水安全。全年维修、维护千吨万人供水工程12个、小集中供水工程8个,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86%。强化两业帮扶。兑现2018~2020年产业扶贫资金分红资金1408.9万元,拨付2022年度渔光互补、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后扶项目分红资金1381万元。全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3150万元,收回到期贷款2751.58万元,逾期率为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268个,巩固帮扶车间31个,年度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0120人,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全部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镇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提标兜底帮扶。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标准至4686元/年,提高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年供养标准至6096元/年,全市纳入低保兜底贫困人口2851户6477人,实现重点人群、特困群体应保尽保。

三、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全面推动特色发展

立足于汨罗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实粮食生产。创建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4个、双季稻千亩示范片30个、双季稻整村推进样板区12个、千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区3个,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4万亩,全年播种粮食98.1万亩,粮食总产超41.2万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田间管培全省现场会走进汨罗,8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来汨罗实地调研,对我市“小机井解决大忧虑”的抗旱保粮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湖南汨罗)主题日活动在长乐镇长乐村举行,“颗粒归仓,全链条打造无形良田”的粮食仓储经验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推介。挖掘土地潜能。创建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实现社会资本、种植大户、农民群众、集体经济“多方共赢”。桃林寺镇高丰村“小田改大田”做法得到省委张庆伟书记、朱国贤副书记充分肯定,入选全省耕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重点推介。年内,在完成计划内高标准农田4.8万亩基础上,计划再组织资金1.62亿元将5.4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大特色产业。坚持“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做大做强长乐甜酒、汨罗粽子、桃林红薯粉等特色产业。培育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长乐甜酒小镇、屈子祠粽香小镇晋升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强镇。34个农产品获得“二品一标”认证,“长乐甜酒”“汨罗粽子”“玉池山桂花蜜”被评为国家地理证明商标,“长乐甜酒”“汨罗粽子”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汨罗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地理标志类试点县(市)。

四、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努力建设和美家园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现代版汨罗“富春山居图”。整治人居环境。以治垃圾、治污水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坚持“垃圾不出村,出村变资源”,加强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推进沼气池、菜地发酵池等就地利用,建立人工湿地就地消纳等减量模式,落实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全程分类、一体清运、资源利用、无害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垃圾清运、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全面推广三级污水治理模式,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2处。抓好厕所革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总方针,实行“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工作机制,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全年新建农村卫生厕所8000个,整改历年问题厕所1310个。加快和美村庄建设。坚持软件和硬件同步、产业和公益同步、改造和生态同步“三个同步”,持续抓好10个美丽宜居屋场建设,重点打造汨罗镇瞭家山社区、武夷山村,白水镇西长、王家坪、唐家山片,屈子祠镇金山村,桃林寺镇三新村等岳阳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片),全力推进“美丽、绿色、幸福、人文序贤”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乡村建设工作在全省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完善建立集客运、货运、邮政服务功能于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省首批试点通过省级验收。

五、以群众自治为抓手,持续优化基层治理

鼓励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合力共建共享文明美丽家园。在“建强支部”中释放大效益。坚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市、镇、村三级书记共抓,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齐上,依托“元福新潮”“罗江夜话”“乡村振兴微讲堂”等平台,凝聚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强大合力。打造村规民约升级版,全面推行“党建+志愿者+乡贤+小分队帮联+网格化治理”自治模式,推进法治汨罗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顺利通过第二年测评。在“协会自治”中引领新风尚。成立村民理事会,实行“事前劝导、事中监督、事后奖惩”,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943座违建墓地如期“清零”,武夷山村殡葬改革工作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汨罗镇瞭家山社区“一梁五柱”、新市镇“元福新潮微党课”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在“屋场夜话”中架起连心桥。坚持“冬夜围炉、夏夜纳凉、春秋话家常”,利用晚上、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召开“屋场夜话”,迅速架起干群连心桥,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罗江夜话”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创新主题、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罗江镇罗江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汨罗连续四年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市区),2022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市区)。在“志愿服务”中激发正能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入运营,镇村站所全域覆盖,试点经验全国推广。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达586个,志愿者人数达9.98万人,“志愿红”成为汨罗最温暖的底色。徐金娥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集中接见,4人获评“中国好人”,3人获评“湖南好人”,7人获评岳阳市道德模范,35人获评汨罗市道德模范,瞭家山社区创新“社区吹哨,志愿者报到”模式,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社区”。

六、以示范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汨罗样板”

10月14日,我市纳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名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农业高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宜业宜居,积极在文化传承、产业融合、人居环境、农村改革、乡村治理等方面形成示范。

高位推进抓创建。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专班,5名市级领导牵头负责,15个乡镇党委书记、17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线指挥,按照农村改革先行区、融合发展引领区、人居环境标杆区、乡村治理样板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五区联动”创建目标,细化创建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高频调度会商,确保快速推进。

改革创新抓创建。依托自然资源条件,立足区位交通实际,着眼融入“强省会”战略目标,强化制度创新、政策创设,全面增强示范创建工作活力。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按“主体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贴息”的投贷联动模式推进“小田改大田”,亩均投资标准由1600元提升到3000元以上。主推“谁改谁种谁管护”模式,保证投资主体获取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租金溢价和产业收益,力争3年内引进社会资本4.2亿元,将全市48.6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行存量超面积宅基地有偿使用、阶梯式付费,全面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全力建设和美乡村。促进土地有效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延伸水稻加工、营销产业链条,力争发展规模以上农业企业80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放大城乡客货邮改革成果,实现客运、货运、邮政、快递100%通达行政村,推动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

整合资源抓创建。深化“双引双带”模式,用好湖南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政策,每年整合资金50亿元,投入示范创建。推行“导师帮带制”,实施“十百千万”人才振兴行动,每年柔性引进10名以上农业技术专家,选派100名以上农业科技特派员,五年内定向培养乡村医生、教师、农技员1000名以上,培训高素质农民1万名以上。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面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创新拓展乡村振兴新空间。

后段,我市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两条底线”、乡村“五个振兴”的最高指示,加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争当标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