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情况
根据相关部门对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本期定点调查户9户,今年早籼稻种植面积138.8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9.40亩,增幅7.30%,早籼稻主产品产量为430.50kg/亩,比去年同期亩平增加40.01kg,增幅10.2%,本期调查的主产品产值亩平为1088.60元,同比增加75.86元,增幅7.4%。本期调查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亩平402.19元,同比增加8.84元,增幅2.2%;本期调查的主产品出售数量和出售产值为亩平323.33公斤和817.58元,增幅分别为12.4%和9.5%;本期调查的平均出售价格为126.43元/50kg,同比减少2.85元/50kg,减幅2.2%;本期调查的每50kg生产品净利润为4.11元,同比增加6.24元。
二、原因分析
(一)主产品产量增加,产值减少
本期调查的主产品产量亩平为430.50kg ,同比增加40.01kg,增产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气候条件总体较好。遭到生育期间,气候总体正常,无明显灾害性天气,对早稻生长有利.全期有效积温多雨,去年,据市农业局农情监测:2014年合计为869.2日度,2015年合计为926.4日度,至早熟品种齐穗期止,早稻生育期比去年提早4-6天,至迟熟品种齐穗期止,生育期比去年提早0-2天。
2、早稻苗期长势平衡。今年由于育秧期间温度好、出苗率好,成熟率高,秧苗繁殖好,分蘖如期。
3、新技术覆盖率提高。一是大力推广了早稻集中育秧。二是预防面积扩大,预防及时,病灾害发生率低于去年。三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扩大。
4、早稻主要病灾害发生较轻。对早稻产量构成威吓主要是“二病一虫”,即稻瘟病、纹枯病和二化螟。今年早稻纹枯病和二化螟发生率较去年相当,稻瘟病轻于去年,病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总体比去年少。
本期调查的主产品产值亩平为1088.60元, 去年同期增加75.86元,增幅7.4%,实际是今年早稻收购价格平均为126.43元/50kg,减少2.85元/50kg,减幅2.2%,但因主产品产量亩平比去年亩平增加40.01kg,导致主产品产值相应增大。
(二)本期调查的物质与服务费用比去年稍有增加。
本期调查的物质服务费用亩平为412.9元,同比增加8.84元,增幅2.2%。本期调查的生产资料(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稳中略有升,人工成本比去年增加。2014年尿素、钾肥、复合肥、碳铵的价格分别是每公斤2.10元、3.00元、2.60元、0.84元,而这四项2015年的价格分别是2.25元、3.20元、2.60元、0.84元,尿素和钾肥的价格略涨,复合肥和碳铵的价格持平,总体来说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上升。人工成本增幅稍涨。主要体现于雇工价格不断上涨,本期调查的雇工价格为136元/日,同比增加8元/日,增幅6.3%。
(三)生产品出售价格上户收购价格下跌。
本期调查的主产品销售价格为126.43元/50kg,同比减少2.85元/kg,减幅2.20%,出现今年早稻收购价格下跌的原因有:
一是粮食流通受阻。早稻粮食走不动,主要是由于国家储备收购点开秤时间太迟。
二是各个大米厂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国家储备收购点收购之前自行垄断价格,粮农别无选择,只能被动出售粮食。三是粮贩子见缝插针,上门收购压低价格。
(四)主产品出售数量比去年稍有增加,出售产值增加。
本期调查的主产品出售数量和出售产值平均为323.33公斤和817.58元,同比分别增加35.35公斤和71.18元,增幅分别为12.15%和9.5%。
三、建议对策
1、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程,强化农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运作模式,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切实减少农田荒芜现象。
2、各级政府要继续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造和兴建,真正做到防灾于未然,让农民种田损失尽量降低。
3、根据目前天气状况判断,晚稻生产会出现干旱天气,可能对禾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病虫害防治也不能等闲视之。
4、建议粮食收购政策制定应切实可行,国家储备收购工作要早点开始,不能滞后,这样既保证了粮农送粮及时便利,更保护了粮农享受国家议定粮食收购价带来的实惠。
5 、职能部门应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