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9亿元,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6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8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6.6:53.8:29.6调整为15.5:57.3:2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689元,增长20.5%。
为民办实事全面落实完成。省委、省政府下在的我市24项实事项目和岳阳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0件实事34项全部完成,分别超额完成4项和8项。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9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615口;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4所;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9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7.0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9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15.5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3.8亿元,增长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1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2010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0.4千公顷,增长3.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67.8千公顷,增长1.3%;全年粮食总产量41.7万吨,增长4.1%,其中稻谷产量34.7万吨,增长0.4%,蔬菜25.8万吨,增长2.9%,肉类产量8.6万吨,增长4.9%,水产品产量3.0万吨,增长3.9%。
主要牲畜存出栏情况如下:
牲畜名称
|
年末存栏
|
增长(%)
|
年末出栏
|
增长(%)
|
生猪(万头)
|
65.3
|
4.0
|
116
|
4.5
|
牛(万头)
|
5.5
|
3.9
|
1.6
|
6.7
|
羊(万头)
|
0.9
|
2.2
|
1.1
|
3.8
|
家禽(万羽)
|
304
|
4.1
|
313
|
6.1
|
全市机耕面积64.6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62千公顷,机收水平达到93%,机耕水平达到95%,农机从业人员9500人,全市农机综合水平达到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作用继续增强。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336.1亿元,增长 42.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3.4亿元,增长37.3%,实现工业增加值 86.6亿元,增长 27.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82.7亿元,增长2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年底为238家,净增37家。
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8%,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达18.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1.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90.0亿元,增长50.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3.0%。
建筑业不断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7亿元(利业建筑工程公司已迁移省外),完成房屋施工面积98.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2.8万平方米,增长20.3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发展。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9亿元,增长28.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额91.4亿元,增长28.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长20.5%。年内开工项目238个,投资项目91个。
房地产业持续较快发展。2010年末,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三级资质及以上企业2家,房地产开发完成2.3亿元,增长15.0%,从商品房屋建筑用途看,住宅投资1.4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0.9%,房地产施工面积2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8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客运公司现有汽车辆数 131辆,客运量347万人次,增长86.6 %,客运周转量 25463万人次,增长38.1 %。铁路旅客发运量68.0万人,货运发送量20.1万吨。
邮电通信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7361万元,增长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2261万元,增长 0.4 %,电信业务总量5100万元,增长14.3 %,本地电话用户6.8万户,增长 17.2 %,移动业务收入1.4亿元,下降6.0 %,移动电话用户24.0万户,增长21.2 %,GSM900兆基站数 206个,增加38个;联通业务收入 3500万元,增长16.6 %,联通用户8.0万户,增长 33.3 %。
六、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102元,增长18.3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167元,增长3.5 %,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支出稳步增长的影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 22.0 %,其中城镇34.2亿元,乡村5.3亿元,按行业分,批发业10.0亿元,零售业24.9亿元,住宿业0.6亿元,餐饮业4.0 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引人注目。2010年,全市共引进城外规模项目74个,总投资48.8亿元,到位资金20.8亿元。乡镇加大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李家段镇引进北京天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占地80亩;红花乡引进投资3.5亿元的东风世景模板项目,还引进大型劳务公司2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拓宽了渠道。
引进外资进一步发展。新加坡德而乐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个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认证的厂商,该公司在工业园内投资6000万元,物流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的冠宇家具与斯洛伐克客商合作,投资5000万元在工业园区建成了联合国总部办公设备采购基地。
七、旅游和城市建设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龙舟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中华长歌行》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向全球展示了汨罗的新形象、新风采。龙舟节期间,吸引了近200辆武汉自驾旅客来汨罗参观游览。省旅游局将屈子文化园项目列入“251”工程,纳入全省“十二五”重大文化工程和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并将屈子祠镇纳入全省旅游名镇。
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汨罗江大桥竣工通车,给201沿线迎来发展新机遇,107线和308线立交互通主桥竣工,城际交通进一步优化。大众中路、城西路高标准改造,天然气实现向部分城区供气,西湖公园建设完成一期工程,城区主干道电子警察系统投入使用,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动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1.0亿元,增长 15.8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1亿元,增长8.9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4.2亿元,增长13.5%。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7.4亿元,增长26.0%,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林水、医疗卫生支出增加较多。
金融市场发展较快。2010年,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3.6亿元,增长1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7.2亿元,增长14.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5.1亿元,增长19.4%,存贷比为55.2 %,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保险机构共 13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2.1亿元,增长5.2 %,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 0.6亿元,增长38.0 %,寿险保费收入1.5亿元,下降2.6 %,保险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支付和结付各项赔款2.3亿元,增长277.0%。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市全年共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8个,争取项目资金1800多万元,成功申请国家专利84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50件,外观设计30件,认定和重新认定了2家高新技术企业,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春秋两季开学,全市小学生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8%、99.9%,公办普高学生巩固率为99.9%,职高学生巩固率为96.8%。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九科合格率为93.2%,居岳阳第一名。全市4882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达120人,其中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本科上线人数4011人,上线率达82.2%,在岳阳市教育质量评价中,教育局、5所公办高中均进入先进行列,高中教育质量评价连续20年居岳阳各县市区之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0年,我市共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完成了全市3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54家农家书屋、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前,我市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岳阳市级7个,汨罗市级12个。我市文化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的有3个,省级20个,地市级20个,其中:博物馆、书院、纪念馆等3个屈子文化园重点项目已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为98.9%,改造新建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所县级综合医院,切实加强了妇幼保健、免疫规划、卫生执法、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全市中小学生共有500多人次在国家、省、地竞赛中获奖。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田径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勇夺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金牌总数居岳阳各县(市、区)首位,结束了我市在省运动会上24年金牌为零的历史;在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特校学生易艳力挫群雄,夺得象棋女子组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0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24136元,增长 9.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8元,增长17.2%,农民人均收入6867元,增长15.0%。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全年救助各类社会对象10余万人(次),981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0%,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余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808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38人,实现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80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125人,完成各类职业培训10026人次,“五大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1262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85128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市完成水利投入0.8亿元,建设水利工程5122处,完成土石方510万立方米,整治病险水库21座,更新改造中型泵站1处,衬砌高标准渠道180公里,建设标准山塘800口,完成山塘清淤1250口,水利抗灾和农业增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通过环保审批新、改、扩建项目78个,其中省级审批3个,岳阳审批14个,否决了12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到2010年底,全市COD最终排放量为6750吨,SO2最终排放量为980吨,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削减污染物考核指标。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10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5起,同比上升7.7%,其中交通事故108起,火灾事故15起;死亡人数26人,同比下降13.0%;直接经济损失50.5万元,同比下降9.6%。年初组织开展了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63家,下达限期整改书124份,关停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12家,全市排查安全隐患374处,现场整改350处,整改率93.6%。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年份,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有关规定,暂不公布人口及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