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激活力、“三治”强基础
“三化”织网线
———大荆镇粮食生产的丰收答卷
近年来,大荆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全面落实水稻生产功能区主体责任,以粮食生产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不断巩固产业基础、强化产业地位,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步伐坚实迈进。2021年,完成早稻育秧面积1.13万亩、早稻种植面积1.86万亩,超额完成岳阳早稻生产目标任务。
一、“三实”激发种粮活力
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干部考核看实绩、惠农政策重实惠、服务措施见成效,多管齐下,充分激活重粮种粮热情活力。
(一)体系建设重实绩。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与镇长牵头抓总,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村小分队包组包户包丘块工作机制,将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压实到人。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考核机制,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镇干部绩效和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党员评先评优、“两代表一委员”履职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政策激励重实惠。将粮食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社会化服务补贴等奖补资金精准发放到种粮主体,全力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镇财政加强配套资金投入,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优先支持涉农项目建设,重点解决部分丘块灌溉不便、产量不高等问题,让种粮主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服务支撑重实效。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农业科技服务团队,以培训讲座、田间课堂等形式,为种粮大户、农民朋友提供粮食生产技术指导。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标准化技术服务,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在确保大户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做到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收益。加强与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为散户、大户统筹提供金融保险服务
二、“三治”夯实种粮基础
从改善种植条件入手,坚决杜绝耕地抛荒,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全面筑牢粮食生产基础。
(一)兴水利、治出水旱无忧。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落地见效。近年来,共引进中央及省市投资5000余万元,平整土地1215亩、改良土壤1.1万亩、整修山塘87座,新建拦河坝5座、泵站12座、衬砌渠道77公里、渠系建筑物9座、整修机耕道3.1公里、栽植农田防护林1.4万余株、新建农药垃圾收集池47座,建成了大荆片区共1.44万亩水旱无忧的高标准农田。实现高标准农田双季稻全覆盖,预计亩均增产增收10%以上。
(二)调结构、治出丰收如歌。对灌溉不便的高岸田、冷浸塝田,通过开沟理水,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玉米、大豆、红薯等旱杂粮,因地适宜推广大荆瓜果、葛根、黄桃、瓜蒌等经济作物种植,建设了辣椒、茄子、丝瓜等蔬菜种植基地、正亚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园,力争将大荆打造成为湘北最大的蔬菜粮油菜蔬瓜果供给基地。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也有效拓宽了全镇群众的致富门路。
(三)禁抛荒、治出田园如画。推进抛荒耕地治理网格化管理,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分片包干责任制度。组织镇村组干部对全镇抛荒丘块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台账。对抛荒地分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做到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对长期外出务工农户、缺劳动力户、种植意愿不强户,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督促其自行复耕复种或土地流转。对抛荒1年以上的承包户,取消次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直至复耕复种;对连续抛荒2年以上耕地取消土地承包权,交村委会统一流转。通过铁腕整治,共收回土地承包权920 亩,流转土地2970亩,使961亩抛荒地得到了有效整治。
三、“三化”织密种粮网线
督促散户自主种、鼓励大户连片种、支持托管社会种,从个体到组织,构建三位一体的种植网格,切实解决“谁来种”的难题。
(一)集中连片大户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懂技术、懂经营、有实力的新型农民,在资金、政策、技术上全方位重点支持,鼓励引导其连片种植优质稻。全镇共培育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19家,流转土地8000余亩,全镇70%的耕地实现流转耕种,粮食生产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崭新道路。
(二)“十代”托管社会化。充分利用惠农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中心等主体,对播种、育秧、插秧等环节全程技术指导。鼓励农户向专业公司购买服务,大力推广代耕、代育、代抛(插)、代收、代储、代售,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全镇共托管耕地1856亩、半托管耕地312亩,粮食生产实现了翻耕、施肥、机插、机锄、机收、无人机植保、风干等机械化作业全覆盖。
(三)零散丘块散户化。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微信群、广播“村村响”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鲜明“有种有补、不种不补”“谁种粮谁受益”的导向,营造重粮种粮的浓厚氛围,调动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本地镇干部、寓外乡友、“两代一委员”的示范作用,集中开展“种好爱国粮 献上华诞礼”党员活动日,督促本地镇干部、村干部、党员注重自身示范、联结亲属、带动友邻共种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