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汨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11日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汨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第一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粮食安全基础巩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进“小田改大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8.1万亩、总产量超41.2万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省级、岳阳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8家、30家,“二品一标”认证产品达34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80亿元。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创新“双引双带”,推动乡村振兴,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中南表面处理中心等4个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金汇葛天、联力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鹏翔致远、西鼎新材料等项目加快推进,明鑫科技、上元精密等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新威凌在北交所上市,九喜科技在北交所基础层挂牌。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8家,新认定省级技术中心4个。第三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6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芒果文旅全面接管屈子文化园景区运营,成功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等主题活动。电商物流园主体竣工,上马湖农产品批发市场稳步推进,物流业实现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1:43.6:46.3。
一是争项争资成效明显。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资金申报,争取上级财政性资金31.27亿元,争取专项债资金14.04亿元、一般债资金1.35亿元,获批世行贷款5000万美元。高新区荣获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二是招商引资效果良好。举办重大产业项目开竣工、新签约活动5次,全年新签约项目105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入驻2家、外资企业1家,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0家。三是重大项目稳步推进。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责任倒逼抢进度,市级领导现场办公解难题,“龙虎榜”考核评分晒成绩,对重大产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以“三张清单”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提速、建成达产。扎实推进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玉池抽水蓄能项目通过可研评审,年内有望开工建设,汨罗火电项目启动预可研编制工作,2个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一是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乡水环境PPP项目(一期)稳步推进,高泉山森林公园等工程竣工,完成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1000个,荣家路东延线等城区道路即将竣工,圆满完成城区自建房天然气入户三年行动目标。二是交通、电力网络更加完善。平益高速汨罗段、骆驼大道二期全线通车,S508弼时段完成路面改善,X047大中修工程完工,营田码头即将完成提质改造,万家丽路北延线工程扎实推进,砂石集散中心等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成功通过省级示范县(市)验收。投运110千伏百丈变电站和35千伏岑川-智峰线路,110千伏川山变电站加快建设。4G基站完成“扫盲”,5G基站总数达460个。三是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创建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4个、双季稻千亩示范片30个、双季稻整村推进样板区12个、千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区3个。“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逐渐形成,长乐甜酒等特色农产品规模不断壮大。汨罗江灌区、白塘保护圈治理主体工程等项目年底完工,完成水库除险加固标准化建设任务。四是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绿化造林5.8万亩,生态修复自然湿地岸线5公里,保护修复湿地156公顷,建设环城绿道30公里,生态修复绿带11万平方米。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完成农村厕改任务。打造岳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片)8个,乡村建设经验在全省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推介。完成“三区三线”划定,玉池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批复。
“三农”领域:“村社分账”试点先行,农村宅基地改革、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顺利实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存量超面积宅基地实现有偿使用阶梯式付费。“三资”管理:归集资产103处35亿元,分类处置变现资金15.8亿元。完成汉山矿区出让,方家坪、梅树湾矿区开发有序推进,打靶湖采区纳入《湖南省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河道采砂规划(2023-2027年)》。国企改革:完成市属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精减员工391人,整合优化经营板块18个。营商环境:深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加快全程网办和“一网通办”,大力推进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14名罗城“店小二”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实现“最多跑一次”。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深入开展“送解优”“走解忧”行动,新增助企纾困信贷24.4亿元。
一是教体事业深入推进。累计募集教育基金7500余万元。迁建新一中,组建新三中,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运动场地30片。新招聘遴选教师278名,减少代课教师385名,撤销乡镇联校15个,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65所,187名教育行政干部回归讲台,4679名教师实行县管校聘,教师队伍更具活力。圆满完成省运会汨罗赛区赛事保障工作。二是医疗卫生设施逐渐优化。新人民医院、新中医院、新二人民医院主体完工,人民医院启动三级综合医院创建,中医院与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医联体。免费“两癌”筛查1.8万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友谊河社区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用三江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新增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54个,汨罗镇瞭家山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各类救助资金发放到位。四是稳就业促增收力度加大。四海揽才引进人才53名,引企入孵142家,新增创业主体1425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3亿元。创建省级充分就业村(社区)11个、市本级89个。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所提升。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要经济指标后续增长压力较大;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偏弱,新兴产业的产出效应尚不明显;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不足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应对,主动作为,增强预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市域经济发展在新的一年里行稳致远。
二、关于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
(一)狠抓有效投资,坚决稳住经济大盘
把握政策机遇,加强项目谋划和前期推进,以项目等机遇、争资金,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五张网”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压舱石作用。交通网,建成万家丽路北延线配套园段,推进G107改线提质工程配套园段建设,改扩建S313三磊公路一期,完成S316张敖公路改扩建工程前期,积极对接在G4京港澳高速汨罗段增设汨罗东(长乐)互通,改造危桥11座;建成沿湖路北延、高泉路北延等城区道路;拉通革新路、汉山西路等园区道路。能源网,推进玉池抽水蓄能项目征地搬迁、进场道路、移民安置区等建设;力争完成汨罗火电项目核准,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新建改造低压线路203公里、10千伏线路180公里,投运110千伏川山变电站、建设110千伏白沙变电站。水安全网,完成沙河、白沙河、高泉保护圈治理及桃林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除险加固小型水库30座、标准化建设90座;建设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高家坊自来水厂。物流网,做大做强电商物流园,适时启建货运物流园,加快“互联网+食品仓储、冷链保鲜”建设,创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打造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国样板。信息网,高效运营潇湘要素大市场汨罗工作站,推动高新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晋升国家级;加快5G基站建设和千兆光纤覆盖。二是聚焦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龙智三期、锦胜科技、伟邦液压、南方机床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南二手设备市场、永葆万容、巨星工程、山河智能等项目,竣工投产金汇葛天一期、中南表面处理中心一期、三一PC、环生科技等项目,确保新开工项目60个、竣工投产项目50个,狠抓项目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70个。实现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三是加强项目资源要素配置,确保投资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加大政府性投资项目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储备(入库)中央预算内项目100个以上,专项债券项目20个以上,争取上级财政性资金和债券资金较上年有所增长。支持企业上市,鼓励发行企业债,争取绿色低碳领域金融支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各类融资贷款,加大社会资本等多元资金与产业项目的匹配,更好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放大效应,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部门协作,推进用地、用水、用能、环保等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二)坚持协同推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落实“双碳”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双轮驱动、两手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原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两高”项目管理。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升级发展。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保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7%以上。强化大气联防联治,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推进河长制提质增效,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改善河湖总磷浓度,继续推行党员协理长,加强小微水体整治,开展幸福河湖建设。
(四)全力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接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拓展消费新场景,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数字文化等消费新业态,打造欢乐水岸、归义坊等夜文化消费集聚区。高标准举办纪念屈原殉国2300周年系列活动,挖掘红色文旅资源,大力挖掘乡村旅游潜力,融入全域旅游战略。持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加快推进“交房即交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绿色低碳消费,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建好用好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加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事项“全网通办”。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大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五)强化民生保障,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增强就业服务能力。运营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实现充分就业社区(村)全覆盖。深化“311”就业服务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次以上。继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二是扩大教育改革成果。推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改扩建教体局直属幼儿园,启建壹志学校,加快青江学校建设,实现岳阳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竣工开学。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教学改革。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投用新人民医院、新中医院、新二人民医院,提质改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建医疗次中心。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持续推进免费“两癌”筛查。四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50户。启动残疾人康复中心和九斗垅公墓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加强社保、医保基金监管,完成电子医保凭证激活率70%以上,启动医保基金DIP付费工作,确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六)统筹安全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抓实安全生产。建成应急指挥中心一期、消防救援二站、弼时镇小型站营房,配齐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深化“打非治违”,推进“戴帽工程”,整治交通顽瘴痼疾,抓实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工作,争创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市)、食品安全示范县(市)。抓好疫情防控。不打折扣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政策,科学精准防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大局稳定。守住政策红线,实现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加强诉源治理,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速提质信访处理,源头化解信访积案。推进智慧化社区矫正中心、合成作战中心等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禁毒、反恐、反诈等工作,深化政法机关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平安汨罗建设成果。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和委员的建议、意见,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担当作为、锐意进取,全方位推动汨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