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亮决定嫁给徐扬是因为一句话,这个常年在外跑车的高瘦小伙儿说,“走到家门口,就流眼泪,想到了妈妈。”这句话,听得郑红亮心里难受,她当时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对他好。在东莞,他们睡过铁皮房,开过小餐馆。一场台风掀翻了铁皮房,也让他们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徐扬是新市人,家住团螺山下。1975年出生的他,是个独生子。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不苟言笑,徐扬和母亲感情很好。
家里条件不宽裕,16岁,徐扬便出门开长途车,17岁开始贩猪,常年在外奔波。19岁那年,徐扬的母亲过世,这成了他心里的痛。在外打拼,回到家来,一到门口想起妈妈,他便不由自主地要流泪。
1996年,徐扬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在 屈原 农场开诊所的郑红亮。徐扬一句话打动了她,“走到家门口,就流眼泪,想到了妈妈。”虽然徐家只有泥土房,郑红亮毅然决定要嫁过来。1998年,两人结婚了。婚后的日子,虽苦也甜。
1999年,徐扬开始做工程,郑红亮开了家小超市,但辛辛苦苦做两年,却收不到工程款,日子只是勉强过得去。2003年年底,夫妻俩跑到了东莞。
他们开了家小小的快餐店,也做夜宵,上午六点去买菜,晚上要忙到两三点,轮流休息。没地方住,他们只能在公厕上搭了个四面漏风的铁皮房。两块钱一碗的面,加上各项开支,日子过得艰难。很累,他们的心愿简单只是想舒服睡一觉。
不知为什么,2004年的雨水似乎特别多。外面下着大雨,铁皮房里下着小雨,到处都是水。一场台风袭来,他们失去了这个容身之所。也是这场台风,让他们决定改变。
关了快餐店,徐扬去了一家电子厂跑业务。跑第一笔单是一家大型台资厂,徐扬在这家工厂的门卫室蹲守了8天,在第9天的时候他终于见到了这家台资公司老板,等待的每一天都是煎熬,但徐扬知道,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这笔单搞定。
他的执着感动了那个工厂的台湾老板,徐扬的业务越做越好。朋友多了,路好走。2004年8月,他借了20多万元,独立门户,开了一家小小的工厂,做电子元器件的线材加工。订单多了,员工不够时,夫妻俩合力上阵,郑红亮做品管,徐扬送货。
20个员工起家,发展到200多人。2006年8月,徐扬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湘达电子。但同年10月,公司就出了一件大事:因为货物跟合同图纸有细微差别,出口订单出现大量退货和拒收。
回想起那段焦头烂额的日子,徐扬说他一辈子都感谢他的好兄弟——东莞江西新余商会的会长王昌儒。王昌儒尽力帮助徐扬摆脱了困局,还为他们公司派出了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改善品质问题。
2010年,湘达电子运行稳定后,徐扬把重心放在了转行做贸易上。2012年年底,他加入了东莞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广东盛世商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如今,盛世商潮启动股改工作,力争挂牌新三板;而湘达电子业务扩大,在湖南、江西、湖北已有3个生产基地。
日子好了,郑红亮退居二线,做起了全职太太,谈起两个孩子时,她眼里是幸福,是平静。在东莞10多年,他们终是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